作者 | 肖漫
编辑 | 王金旺
手机业务陷入困局的华为,死死地盯上了 AR。
先是发布了 AR Engine,而后发布 AR 技术 Cyberverse,如今还在逐步构建“5G+AR”生态,华为正一步步布下 AR 这盘大棋。
不过,棋盘之外的对手,也不在少数。
尽管苹果 AR 硬件一年又一年地推延,但这颗“不定时炸弹”一旦出现,或将带来又一次行业地震。对于国内,小米早在去年被曝出申请了 AR 相关专利,OV 也早已推出自家的 AR 终端产品……
不难看出,手机产商们已不约而同地进入 AR 这一“新战场”。
AR 坐上“过山车”
AR 是什么?
2015 年,也就是在 Facebook 收购 Oculus 一年后,苹果收购了一家鲜有人知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 Metaio。
Metaio 虽然成立于 2003 年,在被苹果收购之前也已经有些年头,但一直未能进入大众视野,因为 Metaio主攻的正是当时还没那么疯狂的 AR 技术。
Metaio 在 AR 圈子其实颇有些名气,它曾经打造了一款力作 Junaio(鹰眼),Junaio 是一款可以应用在智能手机上的AR通用浏览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的视角看到周围街道、建筑物、商圈的数字信息。
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中,这就是 AR 的本质。
这件事儿听起来简单,要真正实现它,真正量产出消费级AR眼镜,却难如登天。
早在 1989 年,AR 技术就已出现,不过受技术发展限制,其行业和市场动向迟迟未有开启;一直到 2014 年,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浪潮下,AR 这一技术开始重新受到行业和市场关注。
“2014 年到 2016 年是 AR 产业的市场培育期,当时吸引了一些巨头入场,对于整个应用的推广也更加多样化”,深圳市 AR 协会执行会长付杰在 BWS 演讲中说道。
付杰所说的巨头,其实是包括 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 在内的国际科技巨擘——而在这一时期,华为还未有所行动。
当时的盛况是:
科技巨头们纷纷进驻 AR 产业,Google Glass、微软 HoloLens 等硬件产品应运而生;
一些 AR 明星初创公司,如 Magic Leap、Niantic(《精灵宝可梦 GO》开发商)等迎来疯狂融资,仅 Magic Leap 一家,其总融资额就达到了 29.5 亿美元。
然而,一时的繁华之后,迎来的却是落寞。到了 2016-2017 年,整个全球 AR 产业的发展很快降至冰点,就像 VR 产业那样。
“整个 AR 产业概念炒作过度,资本陷入盲目状态,当时并不知道 AR 能够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能够赋能哪些行业”,在回忆起那段“过山车式”的发展历程时,付杰说道。
当时,无论是 Google Glass,还是 Magic Leap One,它们尽管定位为消费级 AR 产品,但由于定价高昂、功能少、交互差等多方面因素,其并未能够打入 C 端市场,而后纷纷转向 B 端市场,应用于工业、医疗等场景中。
幸运的是,虽然 AR 硬件未能打开 C 端市场的大门,但用户对 AR 的感知却未减反增——在这背后,得益于移动设备对 AR 功能的扩展。
就在 AR 行业陷入低谷的 2017 年,苹果和 Google 分别推出了 ARKit 和 ARCore,为整个 AR 行业注入了兴奋剂。ARKit 与 ARCore 的推出让上亿移动设备瞬间拥有 AR 功能,也使开发者不需要任何别的工具就能够开发 AR 应用。
可以说,ARKit 与 ARCore 的推出直接改变了 AR 技术的格局,以及整个 AR 市场的生态。
也正是在这一年开始,AR 行业逐渐回温。
ARKit 和 ARCore 推出之后,国内 BATJ 在当时也纷纷加入搭建 AR 技术平台和落地应用的行列——京东天工 AR 开放平台、QQ-AR 平台、淘宝 AR Buy+、DuMix AR 等均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覆盖了购物、社交、出行、搜索等场景,迅速铺开了 AR 应用生态。
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华为推出了 AR Engine 开发平台,正式迈进了 AR 这一领地。
“华为一定会做 AR 眼镜”
2018 年 6 月,在华为终端·全球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AR Engine”,一个面向移动设备 AR 开发的平台。从功能上看,AR Engine 对标的是苹果家的 ARKit 与 RealityKit。
值得一提的是,在 AR Engine 面世之前,华为手机已事先运行了 Google 的 ARCore,因此初期在 AR 平台建设上,华为采用的是 AR Engine + ARCore 双栈策略。
在 AR Engine 之外,华为还于 2019 年 8 月发布了 AR 技术 Cyberverse(河图),Cyberverse是一款有点类似Junaio的应用,它支持识物百科、识人辨人、识字翻译、识车安保、3D 地图识别等,从功能表现来看,华为对 AR 载体的理解不仅仅是手机,而眼镜、手表、汽车等智能化硬件也极有可能融合其中。
但问题是,虽然华为在 AR 软件和平台构建上举措频频,但在 AR 硬件领域,华为似乎还没有进一步的动向,反而是 VR 硬件先行。
实际上,早在 2016 年 4 月,华为就发布了其首款 VR 硬件“HUAWEI VR”,仅一年的时间,支持手机、电脑和 Cloud VR 三种平台终端的华为 VR2 头显也正式发布。
到了 2019 年 9 月,华为发布新的 HUAWEI VR Glass,由于采用了折叠光路方案,HUAWEI VR Glass 外观更为“轻薄短小”,更接近“眼镜式”设计。
虽然有其独到之处,但市场反应并未激起浪花。曾经有销售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0 月,HUAWEI VR Glass 出货不到 30 万套;截至到 12 月,又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已经停止生产 HUAWEI VR Glass,不过后续已被华为辟谣。
反观华为的 AR 硬件,则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
早在 2018 年,余承东就曾在采访中公开表示“华为 AR 智能眼镜正处于研发当中”,当时计划在一两年内推出。此后,即便外界盛传会在 IFA 2019 上展出,但它也迟迟未有亮相。
不过,这一“颇具神秘感”的 AR 眼镜,在去年 3 月也被解开了面纱——华为在 2020 年 3 月申请了一项名为“AR 眼镜”的发明专利,其中曝光了 AR 眼镜草图,尽管不确定该专利是否会用在硬件当中,但这可以说是华为 AR 设备的首次曝光。
“华为一定会在合适的时机推出 AR 眼镜,现在 N 代,N+1、N+2 代产品都已经有了”,华为消费者业务 AR/VR 产品线总裁李腾跃在 2020 年 9 月表示。
对于产品迟迟未亮相的原因,李腾跃则解释称:“一定要有应用生态基础,产品才能推出”。而类似的观点,余承东也在采访中曾提及。
“华为首先会将更多的 VR 体验带到智能手机中,因此在华为 AR 眼镜正式上市前,用户就能够适应这项技术。”
不过,直到 2021 年的今天,华为 AR 硬件仍旧未见踪影——而在软件和生态层面,华为的最新数据显示:AR Engine 则在多次升级迭代下被安装超 9 亿次,全球第三方开发人员开发应用数量达 1400+。
事实上,从硬件的推进进度也不难看出,华为此前一直在 VR 上布局,对于 AR 则更多是在搭建平台、更新技术。不过,随着 5G 不断深入用户群体,华为的发展重心其实正从 VR 往 AR 方面倾斜——6 月 17 日的 BWS 峰会上,华为也抛出了在这方面更多的料。
当 AR 还是张“大饼”,5G 能做些什么?
据雷锋网观察,AR 和 VR 的发展虽有侧重,但它们在华为的战略规划中则是平行并进,均是“1+8+N”中 “8 ”的其中一个方面。
华为的 AR/VR 战略以手机为中心,坚持“端+云”协同,E2E (端到端)垂直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
对于 AR/VR 战略布局,李腾跃在 2018 年 5 月曾对外说道。
一年后,华为将这一战略重新描述为——华为的 XR 战略希望通过“端+管+云”协同打造开放生态,VR、AR 眼镜是“1+8+N”中 “8 ”的产品,是要重点去做的。
不难看出,在华为的战略规划中,AR/VR 仅是生态的其中一个方面,它们必然要与“管”、“云”之间协同推进。而这正是华为推进 AR/VR 发展的差异化之处,也是华为的优势所在。
当然,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华为 5G 技术优势之上的。
比如,Omdia 发布的 2021 Q1 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市场报告显示,华为在 5G 设备发货量方面位居第一,同时,在 5G 专利数量方面,华为 5G 标准专利数达 3147 项,同样居于全球榜首。
随着我国 5G 建设不断完善,AR 的市场潜力也随着凸显——根据华为公司和第三方的洞察数据,到 2025 年,AR 的市场空间将达到 3000 亿美金;这一数值,相当于深圳市 2020 年 GDP 的总值。
从 AR 行业的硬件发展情况来看,有预测称苹果将于 2022 年发布首款 AR 眼镜,这将对 AR 硬件市场带来不小的反应。
另外,Strategy Analytics 执行总监 David MacQueen 指出,跟手机相连的低成本 AR 设备将会占领市场,让价格进一步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
我们认为,到 2026 年,2/3 的 AR 市场将由价格不到 500 美元的设备占据。同时 To B AR 的出货量也会持续增长,从去年的 10 万,增至一年 200 万。
Strategy Analytics 执行总监 David MacQueen 在演讲中说道。
同时,华为在发布的《AR洞察及应用实践白皮书》指出,预计到 2026 年,全球消费级 AR 头显出货量将超过 5300 万台——接近游戏主机的发货量,消费级用户规模也将超过 9000 万。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 VR 强调的虚拟沉浸,AR 更强调与现实空间的交互,能够基于现实提供更多虚拟信息补充,增强现实空间的理解和认知,而这种与现实环境的强链接让 AR 具备了更多场景应用的可能性,包括教育、游戏、社交、购物、通信、导航、运动健康等。
在华为看来,这些场景可能性的实现,则需要 5G 的加持,在会后采访中,华为运营商营销执行部副部长徐琨从三个方面对“5G+AR”这一组合进行解读:
首先,AR 要求虚实结合,强调互动性,因此需要大带宽、低时延的保障;
其次,AR 具有超高计算需求,云计算成为刚需,需要进一步促进云网融合,而云网融合同样需要大带宽和低时延的保障;
再者,AR 只有具备移动性才能丰富它的场景和内容,而 5G 的技术可以满足 AR 场景的需求。
不难看出,在我国 5G 基础设施构建不断成熟之时,华为已经开始加快在 AR 行业的布局。
华为亟需新终端
从平台、技术,再到 “5G+AR” 的生态构建,华为的 AR 棋盘已越来越大,在这之中,似乎只差尚未面世的 AR 硬件。
5G 的到来固然是催生华为 AR 的一大助力因素,但对此时的华为而言,手机业务发展受阻,华为消费者业务需要寻求另一件趁手的 “武器” 应对市场变化。
如今来看,继智能手表、智慧屏后,AR 将是华为又一次谋划已久的尝试。
前不久,华为举行了 2021 年度 BWS(Better World Summit)共赢未来全球峰会,该峰会首次举办于去年 7 月,讲述的是华为 5G 的故事。
今年,华为直接以 5G+AR 为 BWS 峰会冠名;不仅如此,在本次峰会上,华为大谈自己的 AR 行业认知,还高调地发布了一本《AR 洞察与应用实践白皮书》。
可见,在 5G 相关的行业应用场景中,华为已经把 AR 推向世人面前。
事实上,将未来硬件期望投注 AR 的不止华为,苹果 CEO Tim Cook 也曾将 AR 描述为“是一个如同智能手机一样的梦想”,而近年来关于苹果虚拟设备的研发消息也时有出现。
同时在国内,包括小米 OV 在内的手机厂商也同样在寻求 AR 的突破口——小米在 2020 年申请了关于“小米 AR 智能眼镜”的专利;vivo 在 2019 年也发布了首款 AR 眼镜;OPPO 不仅推出了两款 AR 硬件产品和 AR 开发者平台,还发布了全时空间计算 AR 应用 OPPO CybeReal……
可以说,AR 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逐鹿的潜在 “新战场”。
据 IDC 预计,2021 年全球 AR 眼镜和头戴设备销量不超过 100 万台,这距离 2026 目标的 5300 万台相差百倍。
不难看出,AR 设备在未来的爆发力很大;甚至有观点认为,AR 产品将是短期内科技产业最具有爆炸性影响力的“新设备”和“新应用”。
传统的“万物互联”更多强调物与物之间的信息和数据的联结,而 AR 时代的互联则意味着从现实互联跃升至“现实与虚拟”之间实现互联的新阶段。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AR 的想象空间远不止于此。
例如,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就认为,未来的 VR、AR 的输入方式很有可能就是以神经接口设备来实现。他表示:
当设计一个新平台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输入”方式,如何控制该平台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围绕 AR、VR 的交互活动如果不需要任何物理的控制器或者类似的东西,那必然是一个全新的变革。
而 Realmax CEO 卫荣杰则认为,未来的 AR 眼镜将会是超级人机接口,介入大脑中 50% 处于潜意识甚至无意识的大脑体积,从而将能量、信息、AI 为人所用。
站在这个角度看,华为对 AR 的重视,本质上是在寻找并押注智能手机之外的另外一个人机交互载体——如果说智能手机是现在,而 AR 毫无疑问是代表了人机交互的未来。
现在和未来,都是华为必须要抓住的。
尚在“腹中”的华为 AR 眼镜,会是华为继手机后又一消费级新终端吗?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