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专用雾化吸入制剂有较大的发展,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左沙丁胺醇、氨溴索、妥布霉素、福莫特罗、丙卡特罗等专用雾化吸入制剂陆续上市,据悉目前国内已上市的供雾化吸入使用的药物制剂以活性成分计共 10 余种,按药理机制分类,主要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ICS )、支气管舒张剂(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 (SABA)、短效胆碱受体拮抗剂 ( SAMA)、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 (LABA))、祛痰药、抗菌药物等,具体的药物信息如下图所示。
雾化用药速查表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通过作用于气道炎症形成的诸多环节,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高反应性,缓解支气管痉挛。目前中国已上市的雾化吸入用 ICS 有布地奈德、 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禁忌证等相似, 但也存在药效学、药动学等差异。
布地奈德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儿童基药目录 (适用于 12 岁以下儿童) 中唯一推荐的抗哮喘 ICS,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定为妊娠安全分级为 B 类的糖皮质激素(包括鼻用和吸入制剂),也是目前批准的唯一可用于 ≤ 4 岁儿童的雾化 ICS。
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妊娠安全分级为 C 级。对于有持续性哮喘的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ICS(布地奈德)是控制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
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分为 β2 受体激动药、M 胆碱受体阻断药,根据起效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效和长效,目前国内最常用的雾化吸入用支气管舒张剂主要为短效。
1. 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SABA)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与 ICS 具有协同作用,是解除支气管痉挛、治疗急性喘息的主要药物,代表药物为沙丁胺醇、左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2.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主要作用于大气道而非小气道,与 SABA 相比支气管扩张作用较弱,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更为长久,代表药物为异丙托溴铵;
3. COPD 或支气管哮喘等急性发作时首选 SABA,必要时联合 SAMA 雾化吸入。心率过快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首选特布他林,其对 β2 受体的选择性强于沙丁胺醇,使得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更低。左旋沙丁胺醇是沙丁胺醇的活性成分,它可以高选择性地与 β2 受体结合,起到快速扩张支气管作用。与沙丁胺醇相比,左沙丁胺醇临床使用剂量低、作用时间长,代谢速度快,体内药物蓄积时间短,不良反应也相应的减少。目前仅推荐用于有沙丁胺醇不良反应明确病史的患者。
祛痰药
目前国内上市的雾化剂型祛痰药有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
1. 乙酰半胱氨酸:结构中的硫基基团使粘蛋白分子间的双硫键断裂,直接溶解粘痰,并使之液化而易于排出,能改善纤毛运动,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还可清除氧自由基,破坏细菌生物膜。
2. 氨溴索: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强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使痰容易咳出。虽然临床上曾有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针剂有效的报道,但其注射液 PH 值为 5.0,且含有防腐剂,吸入后可刺激气道诱发气管痉挛,非雾化吸入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有效雾化颗粒要求,无法经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积在肺部,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故不建议以静脉制剂代替吸入制剂进行雾化给药。目前国内市场已有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供应,可供临床吸入应用。
抗菌药物
目前我国有部分厂家的注射用两性霉素 B 被批准用于雾化吸入治疗严重的系统性真菌感染,而且随着新的雾化药物的不断上市与更新,现国内已有专供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制剂,如妥布霉素吸入溶液,主要用于治疗伴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
虽然我国尚无吸入专用的多黏菌素剂型,但一项包含 9 项观察性研究的 meta 分析显示,与仅静脉给予黏菌素相比,雾化吸入黏菌素联合静脉给予黏菌素治疗多重耐药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时,治愈率更高且死亡率更低。
因此 2019 年多黏菌素优化应用国际共识指南等指出,多黏菌素 E 甲磺酸钠(CMS)及多黏菌素 B 均可通过雾化器吸入给药 (弱推荐,非常低证据级别),且多黏菌素 B 引起气道并发症的可能性更高,因此 CMS 是首选的吸入性多黏菌素。
对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如果致病菌仅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例如妥布霉素等)或多黏菌素等抗感染药物敏感,而又由于剂量相关的毒性反应无法通过增加这些药物的全身剂量来确保抗感染疗效时,可考虑在全身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性吸入此类抗感染药物。不推荐雾化吸入抗感染药物经验性治疗。
1. 一般来说,ICS 和 SABA 有协同作用,是最常用的用药组合。SAMA 和 SABA 常联合应用,但对于同类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不建议配伍使用。例如,开头的处方:左沙丁胺醇((SABA)与复方异丙托溴铵(SABA/ SAMA)联用,属于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
2.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2.5 mL 含有 0.5 mg 异丙托溴铵和硫酸沙丁胺醇 3.013 mg(相当于沙丁胺醇碱 2.5 mg),该药研发时未做混合使用的临床方案开发,因此其说明书注明本品是按「打开即可使用」的制剂开发,不需要和任何其他雾化吸入溶液制剂混合。
所以,建议不需要将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有研究显示复方异丙托溴铵可与布地奈德、倍氯米松、氟替卡松或乙酰半胱氨酸配伍,但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仍需更多的相关研究进行验证。
❖ 药物混合后储药池内总液量适宜:
为了保证雾化吸入疗效,雾化瓶内液体总量不宜过多。小容量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其储液容量一般小于 10 mL。
以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制剂: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为例,其规格分别为 3 mL、2 mL、2 mL、2 mL、2.5 mL、3 mL,若一起雾化,除了考虑药物配伍相容性,还需注意药物混合后储药池内总液量是否适宜。
❖ 雾化给药应注意给药次序:
如果同时应用 2 种或者 3 种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时,大致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解除支气管痉挛(支气管舒张剂),减轻粘膜水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最后应用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降低痰的粘稠度,将痰液排出。
由于不同药液的药品本身及辅料不同,不同药液混合后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导致发生配伍问题。因此在联合雾化吸入前,应该评估不同药物的配伍相容性,以及对雾化装置最大容量和雾化时间等要求,合理搭配雾化吸入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雾化药物的配伍相容性:
配伍相容性:表中可以看到除了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存在配伍禁忌外(两者属于同类药物),其他药物都没有明确证据证明不能配伍使用。目前国内上市的雾化吸入药物间未见配伍不相容的研究报道,所含的辅料成分未引起配伍不相容的情况发生。
手机扫码访问H5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